宋朝入宫
10242024-11-14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被唐朝消灭的国家有多少,以及唐朝建国后,进行过哪些对外战争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One〗、唐代文化基本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文化体系庞大完整,发展程度高;二是唐代文化极具开放性;三是唐文化有着明显得向民众靠近、重现实世界、不僵守古制的特征。
〖Two〗、唐文化体系中,包括文学、宗教与哲学、史学、艺术、天文历法、地理、数学、医学、百工技艺等方面,基本覆盖了当时世界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多数组成部分。这样一个庞大而完整的文化体系在当时的世界上也是仅有的。唐文化的发达程度居于当时世界的先进地位。当时唐朝的国都、亚洲的文化中心长安城为各国所向往。穆罕默德在《古兰经》中对他的穆斯林民众说:"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日本、朝鲜、越南这些与中国或一衣带水、或山川相连的国家更是不断地把唐文化引进自己的国度。
〖Three〗、唐文化开放性表现在两个方向,一是唐文化的内在特质,二是唐政府对待文化的态度。
〖Four〗、唐文化以汉族文化为主体,汉族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至唐初已近成熟的阶段。成熟阶段的文化有保持自己特性的信心和吸收消化他类文化内容的能力,因而有容纳异己的胸怀。部分由于这个原因,佛教、伊斯兰教、祆教、摩尼教、景教等异域宗教才能一步一步进入中国。传入中国的影响极大的天竺佛教文化最终也确被中国本文化融合而中国化。汉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训诫,作为理念形态的儒家文化以"和为贵",有相当大的包容性,这也是唐文化具有开放性的一个内在原因。佛教文化也是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唐文化之具有开放性也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佛教认为万类不分、一切皆空,主张以慈悲为怀,普渡众生,这种普世观念也是唐文化具有开放性的一个内在原因。唐初政治、军事强盛,奉行"中国既安,四夷自服"的方针,实行一种开放的政策。唐初的开明君主李世民重视文化交流,为唐代二百八十九年统治留下了一个开放的传统。唐政府多次派人到西域和天竺进行文化交流活动,对进入中国的外国使节和商人以礼相待,尊重留居中国的外国居民的文化、宗教传统。唐朝政府还设专门机构掌管对外文化交流事务。唐政府的这种开明政策是唐代文化具有开放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Five〗、成熟的唐文化摆脱形式的桎梏,向着自由和靠近民众,现实世界的方向发展。
〖Six〗、在文学方面,李白以他的手笔溶道教思想这种飘逸超脱的内容于古体诗这种自由不羁的形式而宣发自己以及自己那个时代的喜怒悲欢。他的诗极具感染力,在情感上较前代诗歌更接近民众。韩愈掀起的古文运动,推崇接近口语的古文,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更广泛地弘扬儒家学说,也不自觉地为唐社会摆脱前朝文化思想束缚,自由抒发自我新的思想见解找到了一个工具。在当时还出现了传奇小说这种市民文学体裁,这也是当时文学向普通民众靠近的一个表现。
〖Seven〗、哲学宗教方面,儒家经学出现空言说经、缘词生训的新风气,佛教出现毁佛毁祖、即心是佛的禅宗南宗,这都是突破前人理论、重视个人主观见解或主观体验的表现。当时"经院化"的佛教派别如法相宗仅几传就归于消灭,而"世俗化"的佛教派别如禅宗南宗却持续强劲发展。禅宗门内在唐代出现诗僧如皎然、灵彻、道标、贯休、齐己、可朋,高艺僧如怀素、贯休、善本,茶酒僧如降魔师、可朋、法常等。这些僧人与俗世名流往还,他们把佛理中的"净土"世俗化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净土化"了当时的世俗社会,也就是说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诗化了唐代民众的生活。佛教在宣传上也开始采用俗讲变文这种十分接近民众的语言。
〖Eight〗、在史学范围内,学者如刘知几、杜佑等都十分重视人事,重视对现实问题的解决。地理学方面和其他学术领域的许多代表学者也具备类似的治学精神。
〖Nine〗、在医学方面,以孙思邈为代表的唐代医学家能摆脱前代理论的束缚,注重根据具体的病情立方施治。
〖Ten〗、唐代民风也出现更加活泼的气象。在民间,歌舞流行,民众生活较为自由,当时妇女在社会上的地位也较后来宋明时期为高。从唐代雕塑可以看出唐文化有"人化"这一特征。龙门石窟奉先寺雕像中,本尊卢舍那佛似帝王,二菩萨似妃嫔,迦叶、阿难似文臣,金刚、神王似武将。唐代塑匠们多模仿伎女形象来捏塑菩萨,其他诸神也无不以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为模型。这种佛教塑像不同于魏晋时的佛像缺乏"人气"、面目生硬、程式僵化。总体上说,唐代人对他们的时代很自信,他们更关心的是此世而非彼世。
〖One〗、唐武德三年(620年)九月至显庆二年(657年)唐与突厥战争
〖Two〗、唐武德三年(620年)九月突厥攻唐凉州之战
〖Three〗、唐武德四年(621年)三月唐击突厥石州之战
〖Four〗、唐武德四年(621年)四月唐击突厥雁门之战
〖Five〗、唐武德四年(621年)五月唐李叔良击突厥之战
〖Six〗、唐武德四年(621年)八月至九月突厥攻唐代州之战
〖Seven〗、唐武德四年(621年)九月唐杨师道击突厥之战
〖Eight〗、唐武德五年(622年)三月突厥与高开道、苑君璋合兵攻打雁门之战
〖Nine〗、唐武德五年(622年)四月突厥攻唐新城之战
〖Ten〗、唐武德五年(622年)五月唐击突厥忻州之战
1〖One〗、唐武德五年(622年)六月至贞观九年(635年)五月唐与吐谷浑的战争
1〖Two〗、唐武德五年(622年)六月唐李长卿击吐谷浑之战
1〖Three〗、武德五年(622年)八月吐谷浑攻唐岷州之战
1〖Four〗、唐武德五年(622年)八月至九月唐击突厥汾州、三观山之战
1〖Five〗、唐武德六年(623年)六月突厥攻扰唐边之战
1〖Six〗、唐高祖武德六年(623年)至唐亡(907年)唐与吐蕃战争
1〖Seven〗、唐武德七年(624年)二月至五月唐平蜀中僚人叛乱
1〖Eight〗、唐武德七年(624年)六月唐平泷、扶二州僚人叛乱
1〖Nine〗、唐武德七年(624年)六至七月唐蒋善合击吐谷浑之战
20、唐武德七年(624年)八月五陇坂之战
2〖One〗、唐武德八年(625年)四月唐击睦伽陀所引突厥军凉州之战
2〖Two〗、唐武德八年(625年)六月唐反击突厥的作战
2〖Three〗、唐武德八年(625年)七月唐击睦伽陀且渠川之战
2〖Four〗、唐武德九年(626年)三月唐平眉州山僚叛乱
2〖Five〗、唐武德九年(626年)三月唐击突厥凉州之战
2〖Six〗、唐武德九年(626年)四月唐与突厥硖石之战
2〖Seven〗、唐武德九年(626年)七月唐柴绍击突厥秦州之战
2〖Eight〗、唐贞观二年(628年)正月唐退吐谷浑岷州之战
2〖Nine〗、唐贞观三年(629年)十一月唐击突厥河西之战
30、唐贞观三年(629年)十一月至四年三月唐灭北突厥之战
3〖One〗、唐贞观五年(631年)四月唐平斛薛部叛乱
3〖Two〗、唐贞观五年(631年)冯盎平僚人叛乱
3〖Three〗、唐贞观六年(632年)正月唐平静州僚人叛乱
3〖Four〗、唐贞观六年(632年)三月吐谷浑攻兰州之战
3〖Five〗、唐贞观七年(633年)牛进达平僚人叛乱
3〖Six〗、唐贞观七年(633年)至八年张士贵平僚人叛乱
3〖Seven〗、唐贞观八年(634年)六月唐段志玄击吐谷浑之战
3〖Eight〗、唐贞观九年(635年)唐击党项羌之战
3〖Nine〗、唐贞观九年(635年)闰四月唐击吐谷浑之战
40、唐贞观十二年(638年)二月齐善行平僚人叛乱
4〖One〗、唐贞观十二年(638年)八月霸州山僚叛乱
4〖Two〗、唐贞观十二年(638年)八至九月松州之战
4〖Three〗、唐贞观〖Fourteen〗、年(640年)唐灭高昌之战
4〖Four〗、唐贞观十五年(641年)十二月唐击薛延陀之战
4〖Five〗、唐贞观十六年(642年)唐击西突厥伊州之战
4〖Six〗、唐贞观十八年(644年)九月唐击焉耆之战
4〖Seven〗、唐太宗贞观十八年(644年)至高宗总章元年(668年)唐与高丽战争
4〖Eight〗、唐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攻高丽之战
4〖Nine〗、唐贞观十九年(645年)至二十年唐灭薛延陀之战
50、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唐攻龟兹之战
5〖One〗、唐永微二年(651年)七月至三年西突厥阿史那贺鲁反唐之战
5〖Two〗、唐显庆元年(656年)八月唐程知节击西突厥之战
5〖Three〗、唐显庆二年(657年)闰正月唐灭西突厥之战
5〖Four〗、唐显庆五年(660年)至光启年间(885—887年)唐与契丹、奚等之战
5〖Five〗、唐龙朔元年(661年)至二年平壤之战
5〖Six〗、唐龙朔二年(662年)三月唐与铁勒天山之战
5〖Seven〗、唐龙朔三年(663年)八月唐倭白村江之战
5〖Eight〗、唐乾封元年(666年)至总章元年(668年)唐灭高丽之战
5〖Nine〗、唐总章三年(咸亨元年,670年)四月至八月唐与吐蕃大非川之战
60、唐咸亨元年(670年)至仪凤元年(676年)唐与新罗战争
6〖One〗、唐上元三年至仪凤二年(676年—677年)吐蕃攻扰鄙、廓、河、芳、叠等州唐仪凤三年(678年)正月至九月唐与吐蕃青海之战
6〖Two〗、唐调露元年(679年)裴行俭破西突厥之战
6〖Three〗、唐调露元年(679年)十一月至次年三月唐与突厥朔州、黑山之战
6〖Four〗、唐调露二年(永隆元年,680年)唐击吐蕃河源之战
6〖Five〗、唐永隆二年(开耀元年,681年)五月唐击吐善良非川之战
6〖Six〗、唐永隆二年(681年)裴行俭攻伏念之战
6〖Seven〗、唐永淳元年(682年)唐与突厥云州之战
6〖Eight〗、唐水淳元年(682年)唐娄师德击吐蕃河源之战
6〖Nine〗、唐永淳元年(682年)至永昌元年(689年)骨笃禄攻唐之战
70、唐武后垂拱二年(686年)九月唐与突厥两井之战
7〖One〗、唐永昌元年(689年)七月唐与吐蕃寅识迦河之战
7〖Two〗、唐长寿元年(692年)十月唐破吐蕃安西之战
7〖Three〗、唐延载元年(694年)二月唐击吐蕃冷泉之战
7〖Four〗、唐万岁通天元年(696年)三月唐与吐蕃素罗汗山之战
7〖Five〗、唐武后万岁通天元年(696年)五月至七月黄麞谷之战
7〖Six〗、唐武后神功元年(697年)三月东硖石谷之战
7〖Seven〗、唐久视元年(700年)闰七月唐破吐蕃凉州之战
7〖Eight〗、唐长安二年(702年)十月吐蕃攻茂州之战
7〖Nine〗、唐开元二年(714年)七月唐与契丹滦水谷之战
80、唐开元二年(714年)八月至十月唐破吐蕃武街之战
8〖One〗、唐开元四年(716年)二月唐破吐蕃松州之战
8〖Two〗、唐开元十年(722年)九月唐援小勃律击吐蕃之战
8〖Three〗、唐开元十五年(727年)正月唐破吐蕃青海之战
8〖Four〗、唐开元十五年(727年)九月吐蕃攻唐瓜州、长乐之战
8〖Five〗、唐开元十五年(727年)十月唐与吐蕃瓜州之战
8〖Six〗、唐开元十六年(728年)七月唐破吐蕃渴波谷之战
8〖Seven〗、唐开元十六年(728年)八月唐破吐蕃祁连城之战
8〖Eight〗、唐开元十七年(729年)三月唐袭吐蕃大同军之战
8〖Nine〗、唐开元十七年(729年)三月唐与吐蕃石堡城之战
90、唐开元十八年(730年)六月至二十年三月唐攻契丹之战
9〖One〗、唐天宝六载(747年)七月唐与吐蕃积石军之战
9〖Two〗、唐天宝六载(747年)七月唐击小勃律之战
9〖Three〗、唐天宝七载(748年)十二月唐与吐蕃青海之战
9〖Four〗、唐天宝八载(749年)六月唐与吐蕃石堡城之战
9〖Five〗、唐天宝九载(750年)唐破吐蕃树墩城之战
9〖Six〗、唐天宝年间至唐末(750—875年)唐与南诏战争
9〖Seven〗、唐天宝九载(750年)南诏攻云南之战
9〖Eight〗、唐天宝十载(751年)四月唐与南诏泸水之战
9〖Nine〗、唐天宝十载(751年)七月唐与大食怛罗斯之战
100、唐天宝十载(751年)九月唐与契丹土护真水之战
10〖One〗、唐天宝十二载(753年)八月唐收复九曲之战
10〖Two〗、唐天宝十二载(753年)唐击大勃律之战
10〖Three〗、唐天宝十三载(754年)六月唐与南诏太和城之战
10〖Four〗、唐至德元载(756年)九月南诏攻剑南之战
10〖Five〗、唐至德元载(756年)至大历年间(766—779年)吐蕃入侵河西陇右
10〖Six〗、唐广德元年(763年)八月至十月吐蕃入侵长安
10〖Seven〗、唐广德二年(764年)八月至十月唐吐邠州之战
10〖Eight〗、唐永泰元年(765年)九月至十月奉天、灵台之战
10〖Nine〗、唐大历八年(767年)九月唐吐灵州之战
1〖Ten〗、唐大历八年(773年)八月至十月唐吐灵、宜、盐、百之战
11〖One〗、唐大历十年(775年)九月唐吐义宁之战
11〖Two〗、唐大历十三年(778年)正月唐回阳曲、羊武谷之战
11〖Three〗、唐大历〖Fourteen〗、年(779年)十月剑南、西川之战
11〖Four〗、唐贞元二年(786年)八月至十二月唐吐汧城之战
11〖Five〗、唐贞元二年(786年)八月至十二月吐蕃入侵陇州
11〖Six〗、唐贞元十年(794年)南诏吐蕃神川之战
11〖Seven〗、唐贞元十七年(801年)七月至十二月维州之战
11〖Eight〗、唐贞元十八年(802年)正月唐破吐番维州之战
11〖Nine〗、唐太和三年(829年)十一月南诏入侵东西川之战
120、唐太和五年(831年)九月牛李维州事件
12〖One〗、唐会昌二年(842年)八月至会昌三年(843年)正月唐破回鹘乌介可汗之战
12〖Two〗、唐大中五年(851年)至咸通七年(866年)张义潮收复河西
12〖Three〗、唐大中十三年(859年)至咸通四年(863年)交趾之战
12〖Four〗、唐咸通十年(869年)十月至十一年(870年)二月成都之战
12〖Five〗、涌现出来的良将名臣无数,大多数对外战争都能取得胜利,而玄宗时期的安史之乱则是衰落的导火索,当时唐朝对外征战的主要对手都是少数民族,除了黑衣大食。而与黑衣大食的恒罗斯之战更是让都护府精锐损失殆尽。最大的敌人就是吐蕃,与吐蕃的战争基本贯穿了唐的整个历史。
〖One〗、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根据首都及疆域的变迁,可再分为北宋与南宋,合称两宋。宋朝开国时为了避免唐代末朝以来藩镇割据和宦官乱政的现象,采取重文轻武的施政方针,一方面虽在军事上积贫积弱不敌北方邻国,先于1127年使徽、钦二宗受金人掳去,迫使宋室南迁。到1279年宋朝又在崖山海战中亡于蒙古。但相对而言,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之一,儒学复兴,社会上弥漫尊师重教之风气,科技发展亦突飞猛进,政治也较开明廉洁,终宋一代没有严重的宦官乱政和地方割据,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而西方与日本史学界中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也颇有人在。
〖Two〗、宋太祖赵匡胤像宋朝开国皇帝是赵匡胤,庙号太祖。他本来是后周的殿前都点检,由于战功卓著,成为了后周世宗的左膀右臂。世宗死后,继位的恭帝年幼,赵匡胤于是有了称帝的野心。显德七年春节,赵匡胤的党羽制造辽国进攻的假情报,当时的宰相范质急令赵匡胤率军北上御敌。正月初三,赵匡胤抵达陈桥驿,当日夜里他酣睡之时,被手下军队黄袍加身,三呼万岁,拥戴为天子。后周官僚了解到后已知无力回天,只得面对现实。周恭帝被迫逊位。
〖Three〗、建隆二年(961年)七月与开宝二年(969年)十月,宋太祖前后两次“杯酒释兵权”,将手握重兵的将军与地方官吏的武将军权予以剥夺,委以虚职,并改以文官带军,将军权与财政大权全部集中到中央。宋朝因此得以免于出现唐朝藩镇割据的局面。但是这也导致地方资源狭少,最终让宋朝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失败。
〖Four〗、宋太宗赵光义像宋太祖所面临的另外一项事业就是统一全国。赵匡胤在与赵普雪夜商讨后,决定以先南后北为统一全国之步骤。赵匡胤首先行假途灭虢之计,灭亡了南平和楚。之后又灭亡后蜀、南汉、南唐三国。太祖一心希望统一全国,还设立封桩库来储蓄钱财布匹,希望日后能够从辽朝手中赎买燕云十六州。开宝九年(976年)八月,太祖再次进行北伐。但十月十九日太祖忽然去世,其弟赵光义忙于即位,全国统一事业暂告停止。宋太祖弟赵光义即位,庙号太宗。太宗稳固统治地位后,继续国家统一事业,先是割据福建漳、泉两府的陈洪进及吴越钱氏归降,其后再灭亡北汉。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五月,太宗不顾大臣反对,趁灭亡北汉的余威,从太原出发进行北伐。起初一度收复易州和涿州。太宗志得意满,下令进攻燕京。结果在高粱河遭遇惨败。此役之后,宋朝的战略便转为被动。雍熙三年(986年),太宗再次北伐,结果又败,著名的大将杨业也在此役中阵亡。之后宋朝在对党项的战争中也多失败,四川又爆发民变。太宗的施政不得不转为重内虚外。太宗本人附庸风雅,喜好诗赋,政府也因此特别重视文化事业,宋朝重教之风因此而开。太宗还喜好书法,善草、隶、行、篆、八分、飞白六种字体,尤其是飞白体。连宋朝的货币淳化元宝上的字也是太宗亲题。
〖Five〗、太宗即位之事颇有疑云,是为“烛影斧声”事件,民间也一直传说赵匡胤是被赵光义害死的。为确保政权的合法性,赵光义抛出其母杜太后遗命之说,即“金匮之盟”。金匮之盟起源于杜太后临终时召赵普入宫记录遗命,杜太后称要赵匡胤死后先传光义,再传光美(后改名为廷美),再传德昭(赵匡胤长子)。这份遗书藏于金匮之中,因此名为金匮之盟。虽然有金匮之盟的说法,但是太宗却先后逼死太祖之子德昭和德芳,又贬黜廷美到房州,两年后廷美就死于谪所。太宗长子元佐也因为同情廷美而被废,另一子元僖暴死,最后襄王元侃被立为太子,改名恒。至道三年(997年),太宗驾崩,李皇后和宦官王继恩等企图立元佐为帝。幸亏宰相吕端处置得当,赵恒才顺利即位,庙号真宗。宋朝也开始进入全盛时期。
〖Six〗、宋真宗赵恒太宗死后,真宗赵恒接替即位。真宗奉行太宗末年的黄老政治,无所作为。自从雍熙北伐之后,辽朝就经常在宋辽交界处抢劫杀掠,到景德元年(1004年)终于演变成大规模侵宋战争。宰相寇准力主抗战,结果真宗亲征,宋军士气大振,与辽军相持在澶州城下,辽军被迫求和。经过几番交涉,两国议和成功。和约主要内容是:宋每年给辽绢廿万匹,银十万两,双方为兄弟之国。史称该和约为“澶渊之盟”。
〖Seven〗、后来,寇准渐渐失宠,最终被罢相。真宗开始信用一佞臣王钦若。王钦若擅长逢迎,深知真宗希望营造天下太平的氛围,于是极力鼓吹真宗封禅。王钦若本人也与另外一位宰相王旦联手,在各地制造很多“祥瑞”之象,深得真宗之意。结果真宗在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先后三次封禅。这严重损耗了民力。
〖Eight〗、真宗与皇后刘氏无子。一次真宗偶尔临幸刘氏的一名侍女李氏,结果李氏与于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产下一子(赵受益),也就是后来的仁宗。后来刘氏与另外一名嫔妃杨氏共同抚养这名孩子。天禧二年(1018年)中秋,真宗正式封赵受益为太子,并改名为赵祯。乾兴元年(1022年)二月廿日,真宗驾崩。太子赵祯即位,刘皇后被尊为皇太后,在仁宗成年前代理军国大事。从此开始了刘太后十六年的垂帘听政时代。
〖Nine〗、“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仁宗执政早期一直处在刘氏的阴影之下,直到刘氏死后他才得以施展抱负。仁宗皇后虽是曹氏,但他一直特别宠爱一名张贵妃。但张氏出身低贱,一直未能成为皇后。皇佑六年(1054年)正月初八,张氏去世。仁宗竟以皇后之礼处理丧事,并追封为温成皇后,结果出现的一生一死两皇后,可谓旷古未见。
〖Ten〗、西夏李元昊于大庆三年(1038年)称帝后,宋夏之间爆发了数年的战争,宋军屡战屡败,导致了重熙增币。尔后仁宗任用范仲淹、吕夷简、富弼、包拯、韩琦等能臣推行庆历新政,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国家进入建国以来最繁荣的阶段。但是一些守旧派人物指称这些改革派官吏拉帮结伙,互相吹捧,是朋党。由于仁宗一向最厌恶结党营私,这些官僚后来多被贬为地方官。短暂的庆历新政就此结束。在边疆上,仁宗任用大将狄青,先后弭平了南蛮侬智高的叛乱和西夏的挑衅。
1〖One〗、仁宗死后,接替即位的是英宗赵曙。他是真宗之弟商王赵元份之孙。嘉佑七年(1062年)被立为皇太子。英宗多病,最初朝政都由曹太后掌管。治平元年(1064年)五月后,英宗才开始亲政。但是英宗亲政半个月后就爆发了濮议事件,这场争论长达十八个月。时间起因是宰相韩琦提请讨论关于英宗生父的名分问题。朝中因此分成两个派别,一派认为应称英宗生父濮王为皇伯,另外一派则认为应该称为皇考。最终曹太后下旨,称英宗之父为皇考。才平息了这场争论。但总体来说,英宗还是一位有为的君主。他继续任用前朝能臣,也大胆挖掘新人。英宗也非常重视书籍的编修,《资治通鉴》的写作就是英宗所提出发起的。
1〖Two〗、有“愿为五陵轻薄儿,生当开元天宝时”之叹的王安石英宗死后,他的长子神宗赵顼即位。神宗在位期间,宋朝初期制订的制度已经产生诸多流弊,民生状况开始倒退,而边境上辽和夏又虎视眈眈。神宗因此锐意改革。神宗启用著名改革派名臣王安石进行朝政改革,将其任命为参知政事。王安石推行的新法包括均输、青苗、免役、市易、保甲、保马、方田均税等。但是,新法的实行遭到了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对新法强烈反弹。加上全国天灾不断,神宗的新法实行的决心也有所动摇。熙宁七年(1074年),北方大旱,一名名叫郑侠的官员向神宗上呈一幅流民图,图中景象惨不忍睹,神宗因此受到极大震撼。第二天神宗就下令暂罢青苗、方田、免役等十八项法令。尽管这些法令不久之后得到恢复,但神宗与王安石之间已经开始不信任。熙宁七年四月,王安石第一次被罢相,出知江宁府。后来变法派中的官员吕惠卿肆意妄为。王安石因此回京复职,但是他依然受到保守派的坚决阻挠。熙宁九年(1076年)六月,王安石长子去世,王安石借机坚决求退,神宗于十月再次罢免王安石的相位,此后王安石便不问世事。
1〖Three〗、尽管后人对熙宁新法的评价非常两极,但无庸质疑,新法的推行效果远不如王安石预想。新法的实行虽然大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和耕地面积,但是却严重增加了平民的负担。熙宁新法在军事上的改革也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军队战斗力无明显改善。加上王安石操之过急,将需要很长时间社会演进才能完成的十余项改革在短短数年内全盘推行,使变法陷入了欲速则不达的困境。而且,新法实施到了后期,条文与执行效果相差越来越大,一些措施从利民变成扰民。新法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也是最后失去民心的原因,变法派中如吕惠卿、曾布、李定和蔡京等都是人品相当有争议的人物。有的更被视为小人。对于这次改革,以“大历史”著称的史学家黄仁宇评论这次变法:“早我们之前九百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世界里其他地方提出。但现代金融是一种无所不至的全能性组织力量,它之统治所及概要全部包含,又要不容与它类似的其他因素分庭抗礼。”
1〖Four〗、王安石被罢后,神宗继续改革事业,号为“元丰改制”。元丰改制虽与熙宁变法并称为“熙丰新法”,但改革力度无法同熙宁变法相提并论。伴随著国力的增强,神宗将焦点转移到外患上。他决心消灭西夏。熙宁五年(1072年)五月,神宗开始西征西夏,取得了很大胜利,也大大鼓舞了神宗的信心。元丰四年(1081年)四月,西夏发生政变,神宗借此再次征讨西夏。结果却遭到惨败。神宗因此一病不起。元丰八年(1085年)正月初,神宗立六子赵佣为太子。而神宗颁布的新法虽然曾短暂被其母高太后废,但不久又陆续恢复,不少甚至沿用到南宋时期。
1〖Five〗、神宗驾崩后,太后高氏垂帘听政,对刚即位的哲宗赵煦严加钳制。高太后信用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并冷落哲宗,结果引发严重的新旧党争,是为元佑党争。哲宗亲政后,贬斥旧党,信用新党,变法事业因此得到了持续。
1〖Six〗、宋徽宗,是一位天才艺术家,却也是亡国之君。主条目:靖康之变
1〖Seven〗、哲宗没有留下子嗣,死后由他弟弟赵佶即位,是为宋徽宗。徽宗专好享乐,对朝政毫无兴趣。徽宗自幼爱好笔墨、丹青、骑马等。赵佶的生活糜烂,喜好逛青楼。还大兴土木,听信道士所言,在开封东北角修建万岁山,后改名为艮岳。艮岳方圆十余里,其中有芙蓉池、慈溪等胜地。里面亭台楼阁、飞禽走兽应有尽有。徽宗还在苏州设立应奉局,专门在东南搜刮奇石,是为花石纲,引得民怨沸腾。
1〖Eight〗、徽宗不理朝政,政务都交给以蔡京为首的六贼。蔡京以恢复新法为名大兴党禁,排斥异己。蔡京即位次日,就下达了一个禁止元佑法的诏书。此即谓元佑奸党案。正直的大臣因此全被排斥出政治中心。徽宗本人好大喜功,当他看到辽国被金国进攻后,便于重和元年(1118年)春,派遣使节马政自登州渡海至金。双方商议两国共同攻辽,北宋负责攻打辽的南京和西京。灭辽后,燕云之地归宋,过去宋朝给辽国的岁币改缴金国。此即为海上之盟。但宋朝军队却被打得大败。最后金兵掠去燕京的人口,并克扣营、平、滦三州。宣和七年(1125年),金兵分两路南下攻宋。赵佶吓得立刻传位其子钦宗赵桓。钦宗患得患失,在战和之间举棋不定。后来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启用李纲来保卫**。虽然一度取得了胜利,但是金朝并未死心,二度南下。靖康元年(1126年)九月,太原沦陷。十一月,开封外城沦陷,金军逼迫钦宗前去议和。闰十一月卅日,钦宗被迫前去金营议和,三日后返回。金人要求索要大量金银。钦宗因此大肆搜刮开封城内财物。开封城被金军围困,城内疫病流行,饿死病死者不在少数。靖康二年(1127年)二月六日,徽、钦二帝被废,贬为庶人。七日,徽宗被迫前往金营。金朝另立张邦昌,建立一个名为“大楚”的傀儡政权。徽钦二宗被金人掠到五国城,史称靖康之变或靖康之祸。徽宗被封为昏德公,钦宗被封为重昏候。最后两人客死异乡五国城。
1〖Nine〗、尽管徽宗在朝政上毫无建树,但无庸质疑,他在书画上的造诣无与伦比。徽宗的书法和绘画都在中国艺术史上有重要地位。徽宗独创瘦金体,并重视书画事业。翰林书画院的地位大幅提高,著名画家,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就是其提拔。就连其子赵构也受到薰陶,成为杰出书法家。
OK,关于被唐朝消灭的国家有多少和唐朝建国后,进行过哪些对外战争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