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县城分级

侠名- 2024-02-11 04:00:11

唐朝县城分级

今天给各位分享唐朝县城分级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唐朝时候有多少个州县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请问唐朝都有哪些衙门和官职,并且官职都怎么分品阶
  2. 古代州郡划分的标准
  3. 唐朝时候有多少个州县

[One]、请问唐朝都有哪些衙门和官职,并且官职都怎么分品阶

〖One〗、清朝分九品十八级官阶,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官制中最有代表性、最完善的:

〖Two〗、清朝官员等级分“九品十八级”,每品有正从之别,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

〖Three〗、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

〖Four〗、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

〖Five〗、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督察院左右督御史

〖Six〗、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内大臣

〖Seven〗、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内务府总管

〖Eight〗、武职京官:左右翼前锋营统领、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

〖Nine〗、文职京官: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

〖Ten〗、文职外官:巡抚、布政使司布政使

1〖One〗、文职京官:督察院左右副督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

1〖Two〗、文职外官: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

1〖Three〗、武职京官: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骁骑参领、王府长史

1〖Four〗、武职外官:城守尉、参将、指挥使

1〖Five〗、武职京官: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护卫

1〖Six〗、武职外官:游击、五旗参领、协领、宣慰使、指挥同知

1〖Seven〗、文职京官: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督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

1〖Eight〗、文职外官:顺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员、

1〖Nine〗、武职京官:二等侍卫、云麾使、副护军参领、副前锋参领、副骁骑参领、

20、太仆寺马厂驼厂总管、贝勒府司仪长、侍卫领班

2〖One〗、武职外官:防守尉、佐领、都司、指挥佥事、宣慰使司同知

2〖Two〗、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

2〖Three〗、文职外官:知府、土知府、盐运使司运同

2〖Four〗、武职京官:城门领、包衣副护军参领、包衣副骁骑参领、包衣佐领、四品典仪、二等护卫

2〖Five〗、武职外官:宣抚使、宣慰使司副使

2〖Six〗、文职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给事中、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太医院院使

2〖Seven〗、文职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隶州知州

2〖Eight〗、武职京官:三等侍卫、治仪正、步军副尉、步军校、监守信礮官、分管佐领

2〖Nine〗、武职外官:关口守御、防御、守备、宣慰使司佥事、宣抚使司同知、千户

30、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鸿胪寺少卿、司经局洗马、

3〖One〗、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员外郎

3〖Two〗、文职外伲焊髦葜?荨⑼林?荨⒀卧怂靖笔埂⒀慰翁峋偎咎峋?

3〖Three〗、武职京官:四等侍卫、委署前锋参领、委署护军参领、委署鸟枪护军参领、委署前锋侍卫、下五旗包衣参领、五品典仪、印物章京、三等护卫

3〖Four〗、武职外官:守御所千总、河营协办守备、安抚使、招讨使、宣抚使司副使、副千户

3〖Five〗、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左右春坊中允、国子监司业、堂主事、主事、都察院都事、经历、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经历、太常寺满汉寺丞、钦天监监判、钦天监汉春夏中秋冬五官正、神乐署署正、僧录司左右善事、道录司左右正一

3〖Six〗、文职外官:京府通判、京县知县、通判、土通判

3〖Seven〗、武职京官:兰翎侍卫、整仪尉、亲军校、前锋校、护军校、鸟枪护军校、骁骑校、委署步军校

3〖Eight〗、武职外官:门千总、营千总、宣抚使司佥事、安抚使司同知、副招讨使、长官使、长官、百户

3〖Nine〗、文职京官:左右春坊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钦天监满洲蒙古五官正、汉军秋官正、和声署正、僧录司左右阐教、道录司左右演法

40、文职外官:布政司经历、理问、允判、直隶州州同、州同、土州同

4〖One〗、武职京官:内务府六品兰翎长、六品典仪

4〖Two〗、武职外官:卫千总、安抚使司副使

4〖Three〗、文职京官:翰林院编修、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国子监监丞、内阁典籍、通政司经历、知事、太常寺典籍、太仆寺主薄、部寺司库、兵马司副指挥、太常寺满洲读祝官、赞礼郎、鸿胪寺满洲鸣赞

4〖Four〗、文职外官:京县县丞、顺天府满洲教授、训导、知县、按察司经历、教授

4〖Five〗、武职京官:城门史、太仆寺马厂协领

4〖Six〗、武职外官:把总、安抚使司佥事、长官司副长官

4〖Seven〗、文职京官:翰林院检讨、銮仪卫经历、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詹事府主薄、光禄寺署丞、典薄、国子监博士、助教、钦天监灵台郎、祀祭署奉祀、和声署署丞

4〖Eight〗、文职外官:京府经历、布政司都事、盐运司经历、直隶州州判、州判、土州判

4〖Nine〗、文职京官:司务、五经博士、国子监学正、学录、钦天监主薄、太医院御医、太常寺协律郎、僧录司左右讲经、道录寺左右至灵

50、文职外官:布政司库大使、盐运司库大使、盐道库大使、盐课司大使、盐引批验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经历、县丞、士县丞、四氏学录、州学正、教谕

5〖One〗、文职京官:翰林院典薄、国子监典薄、鸿胪寺主薄、钦天监挚壶正、祀祭署祀丞、神乐署署丞、僧录司左右觉义、道录司左右至义

5〖Two〗、文职外官:布政司照磨、盐运司知事、训导

5〖Three〗、武职京官:八品典仪、委署亲军校、委署前锋校、委署护军校、委署骁骑校

5〖Four〗、文职京官:礼部四译会同馆大使、钦天监监侯、司书、太常寺汉赞礼郎

5〖Five〗、文职外官: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县主薄

5〖Six〗、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诏、满洲孔目、礼部四译会同官序班、国子监典籍、鸿胪寺汉鸣赞、序班、刑部司狱、钦天监司晨、博士、太医院吏目、太常寺司乐、工部司匠

5〖Seven〗、文职外官;府厅照磨、州吏目、道库大使、宣课司大使、府税课司大使、司府厅司狱、司府厅仓大使、巡检、土巡检

5〖Eight〗、文职京官:翰林院孔目、都察院库使、礼部铸印局大使、兵马司吏目、崇文门副使

5〖Nine〗、文职外官:典史、土典史、关大使、府检校、长官司吏目、茶引批验所大使、盐茶大使、驿丞、土驿丞、河泊所所官、牐官、道县仓大使

60、一品仙鹤补,朝冠顶饰东珠一颗、上衔红宝石;吉服冠用珊瑚顶;岁奉180两;

6〖One〗、二品锦鸡补,朝冠顶饰小宝石一块,上衔镂花珊瑚,吉服冠用镂花珊瑚顶;岁奉155两;

6〖Two〗、三品孔雀补,朝冠顶饰小红宝石,上衔小蓝宝石,吉服冠用蓝宝石顶;岁奉130两;

6〖Three〗、四品云雁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衔青晶石,吉服冠用青金石顶;岁奉105两;

6〖Four〗、五品白鹇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衔水晶石,吉服冠用水晶石顶;岁奉80两;

6〖Five〗、六品鹭鸶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顶砗磲,吉服冠用砗磲顶;岁奉60两;

6〖Six〗、七品鸂鶒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顶素金顶,吉服冠用素金顶;岁奉45两;

6〖Seven〗、八品鹌鹑补,朝冠阴文镂花金,顶无饰;吉服冠用镂花素金顶;岁奉40两;

6〖Eight〗、九品练雀补,朝冠阳文镂金顶,吉服冠用镂花素金顶。岁奉35两;

6〖Nine〗、御史大人,补服绣獬豸,代表公正。

70、一品麒麟补,朝冠顶饰东珠一颗、上衔红宝石;吉服冠用珊瑚顶;岁奉81两,加支528两;

7〖One〗、二品狮子补,朝冠顶饰小宝石一块,上衔镂花珊瑚,吉服冠用镂花珊瑚顶;正二品岁奉155两,加支444两;从二品岁奉53两,加支324两;

7〖Two〗、三品豹子补,朝冠顶饰小红宝石,上衔小蓝宝石,吉服冠用蓝宝石顶;岁奉39两,加支204两;

7〖Three〗、四品老虎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衔青晶石,吉服冠用青金石顶;岁奉27两,加支114两;

7〖Four〗、五品熊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衔水晶石,吉服冠用水晶石顶;岁奉18两,加支72两;

7〖Five〗、六品彪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顶砗磲,吉服冠用砗磲顶;岁奉14两,加支35两;

7〖Six〗、七品犀牛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顶素金顶,吉服冠用素金顶;岁奉12两;

7〖Seven〗、八品犀牛补,朝冠阴文镂花金,顶无饰;吉服冠用镂花素金顶;岁奉23两;

7〖Eight〗、九品海马补,朝冠阳文镂金顶,吉服冠用镂花素金顶。

[Two]、古代州郡划分的标准

以秦一统华夏为界,此前我国为封邦建国的“封建”时代,列国并立是基本的政治形态。

秦之后,我国进入以郡县制为基础的中央集权社会。但我国历代行政区划变化很大,名称各不相同,且有些名称相同而含义又不同,本文想简单介绍一下古代基本的行政区划。

郡和县是我国古代社会最基本的行政区划,春秋时期,秦、楚、齐、吴等国开始设县,秦国和晋国开始设郡。

最初,郡和县之间并没有统属关系,县多在内陆,而郡则在边疆。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全国正式确立郡和县两级行政区划。分天下为36郡,后增至48郡,郡下设县。

秦之后两千多年,无论行政区划如何变迁,县作为基本的行政单位保持不变,且数量也相对稳定,一直保持在1200个左右。

汉朝建立后,大封同姓王,实行郡国并行制。汉代的王国是与郡同级的行政区,因此,汉代常常“郡国”连称。

州的名称起源很早,相传大禹治水后,就分天下为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但这多半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托古之作,汉朝之前,州并不是我国真正的行政区划。

公元前106年,汉武帝为了加强对全国103个郡的统治,将全国划分为十三个部分,每部派一名刺史去监察百官。这十三个监察区称为十三刺史部,或者十三州,至东汉十三州成为正式的行政区。

公元35年始,汉王朝的行政区划正式变成了州——郡——县三级制。

汉亡后,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分裂,由于政权比较多,各政权设立的州也越来越多,有的名称相同,有的只是名义上的州。比如晋室南迁后为了维系故土之思,便在南方设了许多北方的州。

至南北朝末期,全国已经有300多个州,且名称混乱。隋文帝杨坚统一中国后,便废除郡这一级行政区,改州——郡——县三级为州——县两级制,后来杨广又将州改称了郡,但仍是两级制。

唐承隋制,最初也实行郡——县两级制,但唐朝郡和州的名称曾反复改过数次,因此唐代州和郡的称呼都有,但意思是一样的。

但随着唐朝版图的扩大,李世民面临着同刘彻一样的问题,如何管理偌大的帝国?

于是李世民分全国300多个州为十道,派官员经常巡查,至唐玄宗时期十道增加至十五道,到也变成了固定的行政区。于是唐代便形成了道——州——县的三级行政区划。

宋代沿袭了唐代的三级行政区划,只不过把道改成了路,

[Three]、唐朝时候有多少个州县

贞观〖Fourteen〗、年(公元640年),全国共设360州(府),下辖1557县开元年间又将山南、江南各分东西,并增置京畿、都畿、黔中道,形成十五道的格局。道下设州、府,州、府下再设县,开元末年,全国共有州、府三百二十八座,县一千五百七十三座。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www.77788847.com/zVCtOSaOqq.html
上一篇:唐朝县城小说
下一篇:唐朝县公主
相关文章

超级链接

返回顶部小火箭